流行中心簡介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介於南港車站與捷運藍線昆陽站之間,採複合型園區設置,基地面積8.96公頃,以市民大道區隔為北基地及南基地。可容納6000人、專屬流行音樂演出的中大型表演場地「表演廳」座落於北基地,南基地則有以主題策展方式呈現臺灣流行音樂光榮歷史與各種面貌的「流行音樂文化館」、以培育臺灣音樂人才為目標的「產業區」等場館。
集結流行音樂與流行文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僅是流行音樂表演場所,更是以流行音樂產業出發、描述流行文化與生活型態的機能型園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建築由美國RUR Architecture設計,建築靈感來自古羅馬廣場,利用環形空間結合藝術、商業、市集和演出活動,希望藉由流行音樂產業工作者、市民及海外觀光客之廣泛利用,打造一座24小時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南北基地由造型天橋串聯,三棟主建築位於同一水平線,除加強整體建築的統一性,也以視覺軸線引領參觀者至不同目的地。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未來將朝成為亞洲華語流行音樂新地標的願景邁進,除匯集創作人才外,並期望提供流行音樂及周邊產業群聚、展現優質的臺灣流行音樂文化,創造聚合流行音樂及文化產業跨界能量。北流表演廳預計於2020年第二季開館營運;文化館、產業區預計於2021年陸續開幕。
拍攝過程
本公司自2011年12月承接以來,全程2888天經歷29個颱風1256個下雨天,克服其間各種惡劣天氣,八年來完整紀錄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興建過程,全程採用1800萬像素單眼相機RAW檔品質記錄,竣工縮時影片一鏡到底完美呈現,二千多日的工程影像變化,濃縮成二分多鐘的縮時影像呈現,打破國內最長縮時攝影紀錄、克服最多颱風及惡劣天候、完工影片最少雨水痕跡等多項紀錄。放眼全球工程影像紀錄片,也無人能出其右。
電影級高規格設備及專業檢測維護是完美品質的保證
拍攝使用設備詳情可參考高階建築工程縮時攝影組,集十年工程紀錄經驗,專為工程縮時攝影而生。


縮時攝影設備專用底座與縮時攝影防護箱
此次為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訂製專用不鏽鋼縮時攝影防護箱及水泥底座,歷經八年依然屹立不搖,強風豪雨都無法撼動它!!


流行音樂中心光雕秀
除了北流建造期間的工程影像紀錄,我們也紀錄下獨特的夜間光雕秀,水晶體造型的產業區場館搭配霓虹般絢麗燈光,為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更添加一股新的風貌。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