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時攝影是什麼?
縮時攝影(Time-Lapse Photography)是針對某一景物進行連續拍攝,最後將多張靜態照片,依據時間線順序串連排列,透過影片製作軟體合成一個動態影片。縮時攝影的視覺效果,就如我們在看影片選擇加快速度類似,讓景物漫長的移動過程快速呈現。
高解析相機與長焦段鏡頭是縮時攝影不可或缺的要素
市面上大多數小型縮時攝影機,都不具備更換鏡頭的功能,此點已大大的限縮相機的功能。長焦、中焦、短焦及廣角鏡能夠攝取不同距離及廣度的影像,也是一台標準相機最基本的功能。然而,市面上許多功能取向的小型相機尤其是監視用相機及縮時攝影相機,只求建構單一功能簡化設計,所以就縮小相機降低成本。縮小相機降低成本並無不妥,但當更多需求出現時(如遠距取景、高解析影像),就覺得不夠好用了。
縮時攝影的實例介紹
相機型號:CANON EOS-90D
長焦段鏡頭型號:EF100-400
這次要介紹的縮時影像案例,地點從汐止康寧街以配有長焦段鏡頭的相機取景。取景點A(台北天空塔工地)離拍攝點約6.68公里,取景點B(世界明珠工地)離拍攝點約2.45公里。只要天氣晴朗,能見度就更高,而高解析度相機搭配合適的鏡頭取景,不但能取得清晰影像,且可利用高解析度影像放大、縮小或移動影像內的標地敘說故事。如果您用一般小型縮時攝影相機或監視器是做不到這種效果的,而這也是高解析度影像及長焦段鏡頭迷人的地方。


縮時攝影機的主流解析度是多少?
目前主流的縮時攝影機的解析度是1920×1080(207萬像素),以此解析度的前提下,各縮時攝影相機廠紛紛使出渾身解數,製造出各種差異性能,期盼取得使用者的青睞。然而,最重要的高解析度及高階的RAW檔應用,都未被列入縮時相機的功能內,實在可惜。
結論:
各家相機大廠CANON、NIKON、SONY、SIGMA、TOKINA等已推出各式鏡頭,價格在五、六千元以下的便宜鏡頭也很多。這些鏡頭不論新舊,其實只要用合適焦段來取景,舉凡在五、六公里以內的景物,任何標地都可輕易取景。只要善用高解析的相機與合宜的鏡頭,就能讓縮時攝影的效果更上一層樓了!